中国艺考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艺考资讯 > 高考资讯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高考试题评析!数学、语文、英语、物化生、政史地

编辑整理:YK211 作者/来源: 录入时间:2024-06-10 点击数:

2024第二天高考结束,河南、四川、山西、内蒙古、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省份今年依旧采用老高考,考察语数外+文/理综,所有考试已经全部结束。北京、河北等其他新高考省份采用“3+3”或“3+1+2”模式,高考进程也已过半。

 

那么今年的高考试题有哪些变化,又预示着怎样的命题趋势,给2025届及低年级带来哪些启发?我们整理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各科试题评析,供各位参考!

 

试卷说明

 

全国甲卷适用地区:四川、陕西、内蒙古、宁夏、青海

新课标Ⅰ卷适用地区:山东、浙江、广东、江苏、河北、福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新课标Ⅱ卷适用地区:辽宁、重庆、海南、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甘肃

自主命题:北京、天津、上海

*河南语数外采用新课标Ⅰ卷,文/理综采用新课标卷

*西藏、新疆、山西、云南语数外采用新课标Ⅱ卷,文/理综采用新课标卷


 

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

 

一、聚焦立德树人,强化高考育人功能

 

1  凸显文明互鉴,培养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高考英语命题注重通过精选语篇体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在跨文化交流学习中增进国际理解,推动世界文明共同发展。新课标Ⅰ卷语法填空题选取的语篇介绍了英国“丝路花园”的整体设计以及其中新建成的玻璃温室,体现了古丝绸之路对英国园林艺术的独特影响,宣传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新课标Ⅱ卷语法填空题选取的语篇报道了纪念中国古代作家汤显祖的雕塑和凉亭在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故居落成的新闻,介绍了两位伟大作家之间的相似之处,展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  注重以文化人,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注重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试卷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品德修养。全国甲卷写作第二节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关于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和高铁的三幅图片,撰写一篇题目为“中国交通发展”的发言稿,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新课标Ⅰ卷读后续写题选取的语篇讲述了作者在出差途中,与出租车司机协商解决车费支付问题的故事,提示学生循着信任他人与遵守诺言的思路进行续写,引导学生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

 

3  提倡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英语命题贯彻落实高考内容改革要求,通过选取有关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语篇,引导学生坚持五育并举,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体育方面,新课标Ⅱ卷阅读A篇介绍了秋季徒步健身活动,引导学生走近大自然,开展体育运动,文中提及多项注意事项,于潜移默化之中强调了运动安全的重要性。在美育方面,全国甲卷阅读A篇介绍了校园艺术节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画廊和博物馆,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品味。在劳动教育方面,新课标Ⅰ卷阅读A篇介绍了一个地区生物栖息地修复工作队的工作内容和招募志愿者的要求,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参与劳动、享受劳动。

 


 

二、助力人才选拔培养,强化思维品质考查

1  考查关键能力,促进思维品质发展

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继续加强内容和形式创新,优化试题设问角度和方式,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新课标Ⅰ卷阅读D篇选取的语篇探究生物样本数据的可用性,指出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试题循着“了解现状—聚焦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的逻辑进行设计,考查学生对每个环节关键内容的准确理解,引导学生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Ⅱ卷阅读D篇选取的语篇探讨分析了当前AI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到来的AI革命,呼吁人们共同面对,技术公司和世界领袖应与AI专家们达成共识、携手共进,试题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推断理解词组意义、提炼概括关键信息、解读分析段落大意、总结归纳作者意图,涵盖了分析、概括、推断等多种思维能力。

 

2  结合生活实际,强调学用融合互促

2024年高考英语命题选取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语篇,通过设置真实易懂的试题情境,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以及使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方法,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听力部分设置了日常对话、电话访谈、专题讨论、主持发言、通知报告等常见场景,话题包括大学入学、校园活动、天气情况、交通方式、课后作业等,易于考生带入情境、理解材料。全国甲卷阅读D篇选取的语篇围绕文学作品结尾的创作进行探讨,为学生平时欣赏文学作品和开展写作练习提供了有益建议。新课标Ⅰ卷阅读第二节选取的语篇介绍了作者使用英语词典的经验、心得与乐趣,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各类词典。新课标Ⅱ卷阅读第二节选取的语篇围绕过度旅游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应对建议,利用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


 

三 发挥正向引导作用,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提质增效

 

1  深化基础性,夯实语言能力基础

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继续深化语言能力基础性考查,强调对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知识的内化掌握和恰当运用,以及对中外文化知识的理解掌握,强调结合具体语境和交际情境,运用基本语言能力实现准确理解和有效表达。试卷主要围绕基础的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进行考查,如听力部分主要考查获取具体信息、进行简单推断的能力,阅读部分强调读懂文章基本内容以及掌握具体细节信息的能力,语言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准确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能力,写作部分强调准确恰当地运用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高考英语全国卷通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引导高中英语教学回归课堂,落实课标要求,扎实开展教学,重视日常积累,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2  强调综合性,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024年高考英语命题注重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多项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灵活运用,试题设计既包含对单项语言技能的考查,也涉及对多项语言技能的综合考查,引导学生在跨文化学习和交流过程中充分发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新课标Ⅰ卷读后续写题综合考查了“读+写”的语言技能,引导学生协同发展各项语言技能,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

试卷一:全国甲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偷梁换柱”多指以假代真,用欺骗的手段改变事物的性质,然而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梁是截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的木料,且木料的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尺寸。梁为水平放置,两端的底部有支撑构件。梁主要用于承担建筑上部构件及屋顶的全部重量,并把这些重量向下传给支撑构件。柱为梁的支撑构件。柱子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直径。柱子为竖向放置,主要用于承担上部梁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递给下部的梁或直接传至地面。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形成稳固的大木结构体系。位于屋架内的若干梁在竖向被层层往上“抬”,上下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底部的梁由立于地面的立柱支撑。梁、柱均为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核心受力、传力构件,缺一不可。

    对于古建筑而言,立于地面的立柱,或因长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重量而产生开裂残损,或因柱底部位长期受到地面潮气影响而出现糟朽残损,这导致木柱强度下降,无法正常支撑梁。此时可采用“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偷梁换柱”实际就是“托梁换柱”。其基本做法为:首先将“假柱”(即临时的竖向支撑构件)安装在梁底部、原柱(原有立柱)旁边;再抽去原柱,使梁传来的重量暂时由“假柱”承担;然后安装新柱,新柱的材料、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原有立柱相同;最后将“假柱”移去。

    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梁的角度而言,它是水平受力构件,并把外力向下传给立柱。梁只有保持水平稳定状态,才能保证整个大木结构的稳定。在加固古建筑的过程中,梁始终受到支托,因而能一直保持水平稳定状态。其二,从柱的角度而言,它是竖向支撑构件,并最终把上部构件的重量传给地基。只有立柱具有充足的承载力,且与梁有可靠连接时,才能有效承担梁传来的作用力。加固过程中,技术人员虽然将原柱抽去,但是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让“假柱”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因而换柱过程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基本无影响。换柱完成后,新柱与原柱有着同样的材料、尺寸,且与梁有着相同的可靠连接方式,它完全能够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其三,从梁、柱整体结构角度而言,“偷梁换柱”方法对整体结构干扰小,且能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新柱不仅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与梁仍有可靠连接;“假柱”仅用于加固过程的临时支撑,且在原柱撤去后新柱安装前,能够与梁临时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在“偷梁换柱”过程中,梁、柱结构整体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5.请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3分)

工程实例:故宫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清两代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行。2004年,技术人员在对太和殿进行勘查时,发现有一根立柱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出现了严重糟朽,于是采取了“偷梁换柱”的方法对该立柱进行加固。具体过程如下:先使用“假柱”托住原柱上部的梁。“假柱”为完好的木料,被安装在  ①  附近,用于临时支撑梁。再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以便用  ②  代替。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与新柱搭接。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最后再把  ③  拆除,即完成了原有立柱的加固。

 

 

【参考答案】

①原柱;②新柱;③“假柱”。

 

 

6.清代的古籍中有另一种“偷梁换柱”的记载:当某根立柱损坏需要更换时,为节省工料,工匠只是在原柱旁边设一根新柱,再撤去原柱。为什么第5题“工程实例”中,太和殿修缮没有采用这种更简便的加固方式呢?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新柱如果没有原位替换原柱,可能会改变建筑原结构的受力和传力方式,影响整体的稳定性;②太和殿是中国最大的木构大殿,建造之初工匠们应该经过了精心的测量,原位替换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③太和殿的修缮加固追求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原貌,节省工料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

 


试题一分析

本题的考查方式和赋分方式都很新颖。其中,第5题需要考生先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筛选、整合关键信息,然后读懂所给新材料方能回答。试题本身改变了传统的较为固化的题型,将常见的选择题改变为结合原文材料来作答的新型填空题,赋分方式也由原来的3分改变为现在的每填对一空给1分,从而增加了试题的区分度,也减少了部分考生不看原文就直接看选项进行答题的弊端。

第6题则需要考生同时结合原文与第五题的工程实例两则材料进行作答,也就是原文与第5题两则材料共同组合成一个新的非连续性文本。这种一环扣一环的全新的试题类型不仅提供了多个观察的视角,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而且打破了单一完整而封闭的格局,以开放的姿态充分激发考生的阅读潜能,综合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概括、推断以及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该题不要求学生作答面面俱到,只要回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如果有其他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


 

试题二: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

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

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

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鳃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

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跷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

(有删改)

 

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观点一:做到了。①文章以少年视角来写,紧贴少年的心理,写放牛的快乐,也写放牛的烦恼,都写得真实而生动;②文章就事论事,只记录当年的悲欢忧乐,拒绝拔高放牛的意义,也不对当年生活刻意美化。

观点二:没做到。①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已经被赋予了意义;②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实有无等,其实已经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

 

试题二分析

 

本题阅读材料节选自著名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这部小说于2022年发表,2023年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词指出:“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是理想和英雄的风雅颂。革命者以信仰、纯真和勇气高举起冲破黑暗的火炬。对城市空间的凝视和摹写,寄寓着对江山与人民的挚爱和忠诚。叙事明暗交错、光影流转,节奏急管繁弦,在静与动的辩证中保持着沉思与抒情的舒朗开阔,为革命历史题材写作传统展开了新的艺术向度。”

试题材料选自《千里江山图》中“贵生轮”一节的后半部分,略作删改。节选部分相对独立,叙事紧凑,同时又意涵丰富,耐人寻味,比较贴近习惯于当代谍战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年轻读者。选择这样思想性与文学性交相辉映的作品作为试题材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革命志士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认同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同时,在文学审美意识与审美感知上也会受到熏陶和影响。高中课标提出:“关注当代文学创作动态,选读新近发表的有影响的作品及相关评论”。试题选材呼应课标,同时希望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即鼓励学生选读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提升文学阅读素养。

本题的第8题考查对小说关键语句的丰富含义的理解和分析,从关键语句出发,理解小说的深层意涵;感受小说的局部和整体,显白和隐微的关系。“别离”(或“离去”)是理解《千里江山图》的重要角度之一。因为理想和斗争的需要,“别离”往往是不得不然,其价值和意义也体现在这里,所牵涉的情感也最为动人,充满张力。在这段材料中,叶桃和陈千里的“别离”也是特别重要的情节。抓住这个情节,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对革命者的崇高品质有更真切的感受。本题选择文本中形成照应的两句话,提醒考生注意两句话的联系,并深刻思考这两句话之于整个情节的提示作用。答案中的三点,只要求考生答出两点即可。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理解这两句话,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第9题从叙述时间、叙述顺序的角度,考查小说的叙述特征。孙甘露对于小说形式的讲究在当代作家中是较为突出的。《千里江山图》相对简洁明晰,不像他以前的先锋小说那样在叙述上做很多实验性探索甚至构造“叙述迷宫”,但也并不属于平铺直叙,作者在叙述的顺序和方式上也有着精心的设计。考生首先要根据文本,较为准确地概括出叙述特征,然后才能进一步思考产生的叙述效果。考生需要贴合文本来谈叙述效果,不能只堆砌一些含混的套话,也不需套用一些叙述学的名词术语来泛泛回答。参考答案给出了四点,学生只需答出三点即可得到满分。


 

试题三: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注],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材料二:

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

 

[注] 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

 

14.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

①李陵打仗失败后即投降匈奴;②与降将卫律一道成为单于左膀右臂;③率领大军追击汉军。

注:因排版功能所限,本题黑色加粗字原题为文字下方加“·”处理,蓝色加粗字原题为文字下方加“波浪线”处理。

 

试题三分析

 

本题设置四个选项,考查考生对诗歌主要内容的解读及艺术手法的理解与把握。其中C项考查考生对诗歌解读中存在问题的逻辑判断。古代典籍在流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文本损失,大到一篇一章,小到一句一字,本诗在颔联下句就出现了一个缺字。这个字的缺失会对读者理解造成一定的影响,就现有信息分析,这一句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缺字表示的事物与斥一起栖息在树枝上;二是该事物像斥一样栖息在树枝上。参照上句中的“比”字,后一种理解符合原意的可能性较大。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缺字都不可能是“鹏”字。鹏与斥是《逍遥游》用来论述“小大之辨”的两个例证,斥是一种小鸟,是可以栖息在树枝之上的;而鹏则庞大得不可思议,它“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无法想象它可以在树枝上栖息。当然,“一枝”也可能是一个比喻,用来表示狭窄的空间,那也同样不是鹏所能栖息的。另外本选项的表述也未做到逻辑严谨,其中的因果关系并不必然。

试题使用有文字残缺的材料,是一种全新的考查方式。这种材料在古诗文阅读中时常会遇到,本题设计符合课标在“真实的情境”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需要综合调动诗歌赏析、传统文化积累等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试题四: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21.下面的文字是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看病时的自述,不够简明扼要,不利于和医生高效沟通。请对这段自述进行缩写。要求:保留必要信息,不超过80个字。(6分)

 

大夫好!今天看病的人太多了,我排了好长时间队才看上。我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了,这么多年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是在你们医院看的,好多年前有一次扭伤了脚踝,也是在你们这儿看好的,您可得给我好好看看。是这么回事儿。昨天晚上我老闺女来家里,我们一起吃的晚饭。吃过饭看着电视,我就开始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我试了很多办法,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坐着,大口喘气,戴上帽子捂着,都没有用。闺女要带我来医院,我说天太冷了,明天可能就好了,明天再说吧,然后就睡觉了。今天早上醒了还疼,头也不敢动,一晃就更疼了,就赶紧来医院了。

 

【答案示例】

大夫好!我昨天晚饭后就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睡了一觉,今早还疼,头一晃就更疼了。另外,我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试题四分析

本题设置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语用情境,即“患者—医生交流”的真实情境,考查考生在此语境中识别和提取必要信息(包括症状完整、时间明确、交代基础病等),并根据语境和对象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答题过程中,学生需注意自述者的身份、交流的对象、交流的目的等重要维度,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本题的考查符合课标这一理念,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准确得体地进行表达。

所给答案为参考示例,阅卷场可以根据考生实际作答情况,结合评分要求,制定评分细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2024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及解析!快看看哪个更好写!
·下一篇:收藏!全国各省2024年高考成绩发布时间
相关新闻
  • 2024年艺术生志愿填报智能系统-2024版艺考志愿宝艺考生报考指南升学规划/
  • 艺愿星2024届艺考生志愿填报系统全国院校专业分指南录取AI系统志愿填报会
  • 艺考志愿宝-2024届艺考生志愿填报系统-录取概率测算-模拟填报-生涯规划分
  • 2024届北电文常题库包4830道题库文常名校拓展版+北电文常真题模拟题初试
  • 2024版《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关》艺术生文化课百日冲刺学案专用教材
  • 2024版艺术生文化课考前100天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冲刺专用教材 100天快速提









  • Y
    K
    2
    1
    1
    .
    C
    O
    M

    艺考头条

    · 收藏!全国各省2024年高考成绩发布时间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高考试题评析!数学
    · 2024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及解析!快看看哪个
    · 高考考前心理调适“秘籍”!转给考生和家
    · 高考在即,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十问十答
    · 提前了解:高考考生考试须知与高考考场规
    · 教育部|进一步扩大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范
    · 【榜首问答】2024年高考咨询Q&A——考
    · 高考咨询:考生最关心的问题锦集-概念解
    · 2024高考咨询:考生最关心的问题
    · 高考咨询:考生最关心的问题锦集-投档录
    · 高考咨询:考生最关心的问题锦集-填报策
    · 2024年高考命题即将开始!今年难度大吗?
    · 看名单!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校本科
    · 2024年广西高考时间安排
    · 2024年江西高考各科目考试时间
    · 2024年黑龙江高考时间安排
    · 各省本科录取率!哪个省最“难”?
    · 浙江理工大学2024仅服装设计专业组织校
    · 2023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填报

    · 高考生注意,2020年高考题型和命题方向确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内容合作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建设 |


    艺考头条资讯公众号 中国艺考网(官网)公众号
    Copyright (C)2007-2024 Www.Yk211.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艺考网 - 版权所有
    中国艺考网 投稿邮箱:yk211_com@163.com
    冀公网安备 13058102000357号 冀ICP备18026974号-1
    技术支持:人商网络科技